公告
4/3(四),4/4(五)清明節休診
4/5(六)上午正常門診
孩子步態異常要緊嗎
幾天前樓上的李先生抱著不足3歲的兒子來找我,因為他發現原本活潑好動的小寶貝突然不願下地,走起路來一拐一拐的,這可急壞了年輕的李爸爸。
我為孩子檢查之後發現是髖關節錯縫。三個月前隔壁的陳先生帶著7歲的兒子去爬山,半路上孩子卻突然走不動,一拐一拐的,覺得左膝疼痛,經我檢查也是左髖關節錯縫。
小孩髖關節錯縫,又名暫時性滑膜炎,多發生於2~15歲的兒童,特別是3~10歲多可以急性發病,也可以逐漸發病,兩腿稍有不等長,行走出現跛行,較大的小孩會訴說膝關節疼痛,但病變卻在髖關節。
常常是單側發病,患兒多因劈胯、踢東西、滑倒,造成髖關節外展外旋,引起髖關節的疼痛、腫脹,走路跛行等髖關節錯縫的症狀。
兒童時期,股骨頭發育不成熟,關節囊和韌帶比較鬆弛,髖關節的活動度比成人要大,當髖關節過度外展外旋時,股骨頭從髖臼內被拉出一部份,又無法自己回復到正常位置,於是造成髖關節錯縫,引起滑膜發炎造成疼痛,此時只要以中醫傷科髖關節的復位手法復位,疼痛可立即減輕,小孩又可以正常走路跑跳。
若未用傷科手法復位經1~2週的休息,疼痛亦可減輕,活動可以自如,但髖關節的錯縫依然存在(一部份會自然恢復正常)故久而久之常會造成膝關節的疼痛,造成膝關節提早退化,故有髖關節錯縫最好及早以傷科手法復位保平安。
小孩由於疼痛而造成的步態異常,除了上面所提到的髖關節錯縫外,還有姿勢不良的下肢疲勞、外傷和生長痛等原因。在此特別介紹生長痛,生長痛是一種生理性疼痛,特點是出現年齡在骨骼生長發育最旺盛的7~14歲,這些孩子的腿痛,反復檢查無任何異常,也沒有外傷史,經過一段時間,疼痛也不治自癒。
其產生的原因只要是兒童下肢長骨的骨的生長較上肢軀幹快速,在骨骼快速生長的階段,骨與骨周圍的軟組織生長不適應造成的疼痛。
但另有一類步態異常,是屬於器質性損害的病變,如骨關節結核、化膿性關節炎等,不僅疼痛跛行,且有發熱局部腫脹等症狀,需及早治療。
總之,發現小孩步態異常要及早看醫師,早期診斷,爭取早期治療,否則耽誤了治療時機,最後雖獲得治療,也可能會留下後遺症。